/03/22
Monday
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富兰克林
”合肥工业大学在智能微结构加工及应用方面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合肥工业大学刘焜教授、焦云龙副研究员、吴思竹副教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东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激光直写并结合聚合物转印技术,制备了一种形貌可控的三维微锥结构阵列。
一种新型柔性压电陶瓷剪纸,用于预防关节疾病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杨征保课题组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剪纸结构的高度各向异性压电陶瓷复合材料,用以监测关节运动和预防关节疾病。
超分子助力防伪,高安全等级防伪材料新星问世
河北工业大学李焕荣教授,李志强副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YanliZhao教授团队利用二芳基乙烯和镧系金属Eu3+配合物制备了一种可用于商用打印机的光致发光超分子聚电解质材料(SCP)。
填补空白,清华大学研发出°C超绝热高强泡沫陶瓷!
清华大学汪长安、佛罗里达大学AnLinan与麻省理工大学李巨强强联手,以具有高温稳定性的耐火陶瓷为原料,提出了一种合成具有中空晶粒纳米结构的陶瓷材料的新方法,材料在较宽的温度范围(25℃-℃)具有超绝热性能。
丝网印刷结合真空抽滤技术:图形化银纳米线的快速高效制备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袁伟博士联合福州大学李福山教授利用丝网印刷结合真空抽滤技术实现了高分辨率(50μm)银纳米线图形化的制备。
中国科大在非均相催化剂均相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吴长征实验课题组和工程科学学院近代力学系教授吴恒安理论计算课题组合作,将电催化活性金属溶解于熔融态镓中,实现了非均相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均相化,将二氧化碳还原产物甲酸的选择性提高到95%以上。
苏州纳米所电致变色器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刚团队基于前期对于氧化钨材料多彩电致变色技术的研究,发现这种基于氧化钨材料的法布里-珀罗谐振腔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可实现丰富的颜色调控。
精密测量院在分子筛限域传质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郑安民团队在沸石分子筛限域空间内扩散机制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戴上它,红绿色盲患者也能考驾照—含金纳米颗粒的隐形眼镜
近期,在ACSNano上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在隐形眼镜中注入金纳米粒子,可以创造一种更安全的看见颜色的隐形镜片。
何新建课题组发现组蛋白乙酰化酶复合体的植物特异亚基并揭示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近日,Molecularplant在线发表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何新建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全面地鉴定了SAGA复合体的组成亚基,并揭示了SAGA复合体调控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
江西农大培育出38种颜色油菜花
近日,江西农业大学教授付东辉在去年培育的27种颜色油菜花基础上,不断更新油菜花种类,今年达到38种,稳定花色数22种。
青岛能源所等关于牙龈健康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美国宝洁公司等合作,首次提出“牙龈亚健康”新概念,揭示其由牙龈菌斑驱动的分子机制,从而为牙周病的预防与早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新研究发现农作物可在内置透明太阳能电池的温室中茁壮成长
据外媒NewAtlas报道,透明太阳能电池的进步意味着,或许人们很快就能将其安装到窗户和温室中。但在后一种情况下,它们会不会剥夺植物所需的重要阳光?为了找出答案,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不同波长的光照下种植生菜,发现植物的表现还不错。
彩色的高效莫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宋延林研究员和李明珠研究员、浙江大学沙威教授团队等人带领下,汪洋博士等通过压印方法,借助商用DVD光盘,设计并制造出具有莫尔干涉结构的彩色高效莫尔PSCs。
科学家开发可附着在植物上的电极促使捕蝇草按需闭合
据外媒报道,植物是复杂的生物体,它们利用电信号来感知和回应周围的环境。我们之前已经看到过富有想象力的科学家利用这些能力制造出了机械人植物,它们可以驱动自己向着光亮的方向前进,或者充当环境生物传感器。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的最新研究显示,它们甚至可以用来捡拾易碎的物体,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设计出能检测蔬果农药残留的薄膜
商店的工作人员可能很快就能用一种便宜的可粘贴薄膜来检查水果和蔬菜上没有农药残留。日前,来自ITMO大学(俄罗斯)、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洛维拉维吉利大学(西班牙)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这项技术。
汇众人智慧
聚多方之力
解技术难题
承技术转移
本期有您感兴趣的技术成果吗?
您有技术成果推荐给我们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或者需求,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期待与您共同促进技术转移事业的大发展!
下期我们不见不散~
联系-/
邮箱:ahzhongzhiwang
.